1. 雅思Task 1高分作文普遍遵循的“黄金架构”核心逻辑是?
- A. 先分后总 (Specific to General)
- B. 先总后分 (General to Specific)
- C. 总分总 (General-Specific-General)
- D. 分点罗列 (Point-by-Point Listing)
解析: 官方建议的7分及以上结构,核心是先在概述段(Overview)给出全局性总结,再在细节段(Body Paragraphs)深入细节进行描述和对比。
2. 根据雅思官方建议的7分及以上文章“黄金架构”,以下哪个段落**不属于**其标准的四段式结构?
- A. 引言段 (Introduction)
- B. 概述段 (Overview / Summary)
- C. 细节段 (Body Paragraph)
- D. 结尾段 (Conclusion)
解析: 雅思Task 1的高分“黄金架构”是清晰的四段式:引言段、概述段、细节段一、细节段二。这个结构中**没有独立结尾段(Conclusion)**的位置,因为概述段(Overview)已经承担了全局性总结的功能。强行加入结尾段反而会显得结构冗余。
3. 以下哪句话最适合出现在概述段(Overview)中?
- A. The line graph compares unemployment rates in three countries from 2010 to 2020.
- B. Overall,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Germany showed a consistent downward trend, while the rates in France and the UK fluctuated.
- C.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Germany started at 8% in 2010 and finished at 4% in 2020.
- D. In 2015,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the UK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in France, at approximately 6%.
解析: 概述段绝对不能包含任何具体数据(如8%, 4%, 6%)或具体年份的细节(如2015年)。它只应从宏观角度高度概括最主要的趋势和特征。选项B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。
4. Task 1引言段(Introduction)的核心任务是什么?
- A. 总结图表最重要的2-3个特征。
- B. 用具体数据支撑文章论点。
- C. 用自己的话术重述题目信息。
- D. 解释图表数据变化的原因。
解析: 引言段的功能是 Paraphrase the question prompt,即改写题目。它的目的是告诉考官你要描述的是什么图表。总结特征是概述段的任务,数据支撑是细节段的任务,解释原因是Task 1严禁出现的主观臆断。
5. 面对一个包含两条上升曲线和一条下降曲线的线图,组织细节段(Body Paragraphs)的最佳“逻辑分组”方式是?
- A. 严格按照2000, 2001, 2002…的时间顺序机械罗列数据。
- B. 将所有三条线的数据都混合在一个大段落里描述。
- C. 将两条上升的曲线放在一个段落描述和对比,将那条下降的曲线放在另一个段落描述。
- D. 每个段落只描述一条线,一共写三个细节段。
解析: 这是“按趋势分组”的典型应用,是区分6分和7分的关键。这种方式体现了作者对信息的筛选、分组和比较能力,避免了机械罗列数据。
6. 根据官方建议,以下哪个写作陷阱最可能导致Task 1分数被直接限制在6分以下?
- A. 引言段的词汇替换不够丰富。
- B. 文章中完全没有写概述段。
- C. 细节段的数据引用不够多。
- D. 句式变化稍微有些单调。
解析: “没有概述段 (No Overview)”被认为是最致命的结构缺陷,因为它直接违背了Task Achievement评分项中的核心要求。
7. 以下哪句话体现了“概述与细节混淆”这个新手常犯的错误?
- A. Overall, it is clear that car ownership in the UK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.
- B. The most noticeable feature is that the consumption of chicken rose dramatically, while beef consumption fell.
- C. In general, the population of the country grew, reaching 20 million by the end of the period.
- D. In 2010, sales for company A stood at $5 million, which was double the figure for company B.
解析: 这句话虽然以 “In general” 开头,但包含了具体数据 “20 million”,这违反了概述段“绝对不要包含任何具体数据”的原则,是典型的概述与细节混淆。
8. 细节段(Body Paragraphs)的核心任务,或者说它的“一句话总结”是?
- A. 告诉考官“这是什么”。
- B. 告诉考官“最重要的是什么”。
- C. 告诉考官“证据是什么”。
- D. 告诉考官“我的观点是什么”。
解析: 细节段的功能是用图表中的具体数据来支撑(support)和证明(provide evidence for)你在概述段中提出的主要特征。引言段是“这是什么”,概述段是“最重要的是什么”。
9. 在撰写Task 1时,哪种类型的表达是评分标准严禁出现的?
- A. 使用 “in contrast”, “similarly” 等连接词。
- B. 使用 “higher than”, “the most popular” 等比较级和最高级。
- C. 引用图表中的起点、终点和最高点数据。
- D. 使用 “I believe the reason for this trend is…” 等主观臆断。
解析: Task 1是纯客观描述,严禁发表任何个人观点或解释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。A, B, C都是高分作文中需要使用的技巧。
10. “机械罗列数据”(例如:”In 2000, it was 10%. In 2001, it was 12%. In 2002, it was 11%…”)这种写法主要违背了哪个评分要求?
- A. 词汇替换 (Lexical Resource)
- B. 句式变化 (Grammatical Range)
- C. 信息的筛选、分组和比较 (Coherence and Cohesion)
- D. 任务的完成度 (Task Achievement)
解析: 这种写法没有体现出作者对数据进行逻辑分组和对比的能力,只是像流水账一样陈述事实,这在“连贯与衔接”这一项上会严重失分。同时,它也未能很好地“呈现和突出关键特征”,因此也会影响TA的得分。